在翻译工作中,尤其是口译工作中,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口音、各种议题、各种突发问题,因为聊天是最不可能提前准备的,谈话对象也是不可控制与选择的,有时领导不了解情况,还会私下询问翻译对相关问题的看法,如果答不出来,就等着回去坐冷板凳吧。
1、打好基础,夯实内功
面对时差、疲劳、天气等各种原因,我也出现过大脑一片空白,不知如何表述的情况,但因为学生时代基础比较扎实,“童子功”练得不错,基本还能撑下来,不出什么大问题。工作后,才发现在语音室或同传厢里做翻译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状态,你永远不可能准备得万事俱备才出场做会,要随时做好应对突发状况、在仓促之下登场亮相的心理准备。因此,功夫下到平时,打好基础,才能保证至少发挥出一半以上的水平。
2、学会适应,灵活应变
时差、极端气候、身体不适、基础设施条件不佳……这些外在因素都会影响翻译的水平,但对于客户(特别是本单位的领导)而言,没有任何理由,翻译发挥不好就是水平不佳,就是“下次别用这个人”。为了自己的前途,in-house译员们必须学会在短时间内适应各种条件,或者根据条件变化灵活应变。如果不能练就不分时间、地点倒头就睡的本领,就要练成在睡眠不足、精力不济的情况下强撑着做口译的本领;如何不能练就抗寒耐热的本领,就要在行李中考虑携带相关衣物或药品;如果不能练就“吃嘛嘛香”,定时排便的特点,就要考虑只吃安全的食物或借助药物,不要因为身体原因影响水平发挥。
3、要有“眼力价儿”
“有眼力价儿”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情商高,会干事,眼里有活儿,知道因势而动。作为翻译,尤其是陪同领导的翻译,一定要连就“眼力价儿”。比如,不能让领导离开自己视野之内,在为主要领导服务之余不能忘记代表团其他成员的需求(有些大领导比较自我,喜欢与外方主要官员握手之后就自己溜达走了,不管代表团其他人。如果这时有国际友人与代表团其他成员说话了怎么办?如果溜达走的领导遇到其他人上来交谈怎么办?翻译先兼顾谁?)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。